首页>12345政民互动>新闻发布>新闻发布会

竞彩足球胜平负“项目建设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南漳县专场

【 字体大小:
发布时间:2024-12-31 09:30

主持人尚进: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襄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召开竞彩足球胜平负“项目建设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六场,介绍2024年南漳县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嘉宾有:

南漳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黄伟同志;

南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华明同志

南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飞同志

南漳县招商服务中心主任张重阳同志

南漳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四级调研员李平同志

首先,请黄伟同志介绍2024年南漳县“项目建设年”总体情况。

2024年南漳县“项目建设年”总体情况通报

南漳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黄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南漳县的情况。首先,我代表南漳县委、县政府和全县46万人民,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南漳经济社会发展的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谢意!

今年以来,南漳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在全县上下掀起了新一轮“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工作热潮。2024年1至11月,南漳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7%,位居竞彩足球胜平负第二。我们重点在四个字上发力:

(一)突出一个“优”字,坚持找准定位、厘清思路,全力构筑错位竞争“新优势”。坚持“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的发展理念,结合实际县情,全力构筑具有南漳特色的优势。一是塑造特色发展优势。立足我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精准对接湖北“五个功能定位”和襄阳“一枢纽四基地”目标,确立了“建设襄阳都市圈绿色发展示范区”目标定位和襄阳新材料制造业发展基地、鄂西北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全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国内山水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三基地一目的地”功能定位,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二是塑造平台载体优势。聚焦企业经营发展瓶颈,在全省率先上线县域综合性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有效破解山区县物流成本高、企业融资难等问题,现已入驻各类企业136家。聚焦创业投资募资难题,与清大海峡研究院、长江创投合作建立两支5亿元的产业基金,采用股权投资方式,切实解决企业缺“长钱”问题,实现政府与企业双向奔赴、相互成就。聚焦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全力做强园区载体,我县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等级在2023年升为C级的基础上,今年成功跃升为D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光电科技产业园竣工交付并已入驻企业13家,园区承载力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三是塑造交通区位优势。深入实施“431”交通提升行动,着力打造内畅外联的交通网,铺就开放发展的快车道。今年9月,襄南高速竣工通车,将南漳到襄阳市区的公路车程缩短至20分钟,南漳成为到襄阳市区最近的县。随着襄宜高速、河谷南高速等项目落地建设,未来3年内南漳将拥有高速公路互通出口14个,实现“镇镇通高速”,全域进入高速时代。

(二)突出一个“变”字,坚持应变求变、精准发力,全力激活招大引强“源头水”。积极顺应招商引资新形势,着力开拓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新局面,全年开工项目89个、总投资307.2亿元。一是解放思想创新招。充分发挥综合性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基金等比较优势,创新基金招商、供应链招商“新模式,引进了投资20亿元的瑞成新能源结构件、投资5亿元的南芯医疗、投资1.05亿元的厦门锋迈半导体等项目。二是链式思维精准招。锚定打造完整产业生态的目标,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空白环节,大力招引关联企业、配套企业。比如,我们围绕云上牧歌万头奶牛场项目,“接二连三带动上下游肉制品加工、乳制品加工、饲料加工、生物质综合利用等10个关联产业协同发展,项目全部建成后,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近50亿元,逐渐形成“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三是整合资源高效招。整合特色资源,开展资源招商,引进了投资52亿元的湖北能源风光储一体化、投资10亿元的水镜庄旅游度假区等项目。整合信息资源,开展以商招商、亲情招商,引进了投资10亿元的马牌轮毂、投资5亿元的新型微生态生物技术研发等项目。整合存量资源,推动存量企业增资投资意向转化为落地项目,龙佰钛业追加投资10亿元建设了二期项目,川发龙蟒将追加投资90亿元建设“硫磷钛铁钙”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

(三)突出一个“抢”字,坚持系统谋划、拼抢姿态,全力打好争资争项“主动仗”。坚持走在前、干在先的思路,全力抢抓国家“两新”“两重”、一揽子增量政策等机遇,聚焦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省)预算内、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地方化债资金、中央转移支付、一般性政府债券等资金来源,围绕基础设施、土地收储、地下管网、城市更新等领域,超前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大项目、好项目,做实项目前期,推动竞彩足球胜平负资金、项目、政策落户南漳。全年共争取政策60个,争取各类项目资金60.6亿元。其中,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6个、资金10.31亿元,安排国债资金4.07亿元,争取额度位居竞彩足球胜平负第一,占竞彩足球胜平负比例14%;发行地方专项债券10.3亿元。

(四)突出一个“快”字,坚持做强保障、破解瓶颈,全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坚持以改革增活力、以服务优环境,以高质量项目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在建章立制上,建立重点项目领导包保、项目秘书、周六项目日、联席工作会等工作机制,开展全生命周期包保服务,跑出了项目建设“南漳速度”。比如,马牌轮毂项目从初次洽谈到正式签约仅用42天,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53天。在营商环境上,在去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考核进位30名的基础上,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建设“六大行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新增15项,858个高频事项上线“鄂汇办”平台,“告知承诺”事项扩大至251个,“容缺受理”事项扩大至313个。工业用地“先租后让”改革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得到省长点名表扬。跻身“县域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在要素保障上,依法依规清理盘活存量厂房、土地资源,做强土地要素保障;以“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和“双百”等企业帮扶活动为抓手,做强融资、用工等要素保障,全年组织银企对接63次、用工对接80次、产销对接10次。

主持人尚进: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中国网记者:请问南漳经济开发区在竞彩足球胜平负“项目建设年”活动中,服务项目建设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成效?

刘华明:今年以来,南漳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市委、县委“项目建设年”工作要求,聚焦服务项目、服务企业主责主业,组织党员干部深入项目一线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以高质量服务为工业经济稳增长提供坚强保障。全年共培育进规企业16家,规上企业总数达到142家;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3亿元,同比增长9.4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5亿元,同比增长6.94%。

在做优做强搭平台上发力,确保项目“落得下”。一是园区认定集中发力。在南漳县政府主导下,对照36项细则,梳理短板,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完善园区的“硬件”与“软件”,高分通过专家复核。2024年12月16日,省安委会发布公告,南漳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被认定为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二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总投资7.6亿元的园区基础设施(EPC)建设项目顺利推进,项目建成后,园区基础设施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为优质、重点项目的入驻夯实基础。投资10亿元的电子产业园重资产建设项目一期竣工投产,已入驻3个项目。三是园区规划引领发展。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发展质效,聘请专家团队编制了《南漳经济开发区涌泉工业园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5),经过多轮修改完善已初步定稿,待县政府常务会议评审后编制实施。

在有力有效强保障上发力,确保项目“建得快”一是全面盘存,摸清家底。对经济开发区所有闲置土地、厂房等开展拉网式普查,摸清底数,对规划内存量用地和未来可拓展空间进行锁定和管控,为优化产业布局、实现项目精准落地奠定了基础。二是有的放矢,精准服务。为真正了解项目建设的堵点和痛点,经济开发区结合全县“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组织包保干部深入项目一线开展大调研大走访,上门开展政策宣传20余次,收集问题80多个进行了研判解决,“一对一电话、微咨询500余次。三是加强协调,整体联动。协调自规、环保、住建、发改、行政审批等职能部门,全力做好电子产业园、川发龙蟒等重大项目的土地指标、环境容量指标、能源指标等要素保障的争取工作,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在用心用情抓服务上发力,确保项目“留得住”。一是全面跟进,全员服务。按照“网格化”管理路径,对所有企业和在建项目实行“一对一”包保服务,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既从项目评审、落地、建设、验收等环节全程跟踪服务,也从企业的生产、经营、生活等方面做好保障服务。二是问题导向,精细服务。围绕企业在政策兑现、融资、用工、用电、用气、项目验收等方面需求,先后为15家企业办理27批次产业发展资金申请的初审,涉及金额超8000万元。协调邮储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湖北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小分队形式上门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为汉泽木业、盛科生物、峰加慧金属制品等10余家公司协调融资贷款1亿余元。组织多家企业参与县公共就业局、县人才服务中心开展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和“春风送岗”、高校招聘活动,为企业解决各类用工人才200多人。三是狠抓调度,高效服务。对园区企业采取月跟踪措施,全面掌握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企业运行情况,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加强企业运行监测,做好各企业研判调度工作和新投产企业、新开工项目进规纳统工作,共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16家。

下一步,我们继续以更优的服务为项目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建设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湖北广播电视台记者:今年,南漳县是如何做好项目落地土地要素保障的?

李晓飞:今年以来,南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全县“项目建设年”活动为抓手,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理念,立足部门职能职责,强化规划引领和要素支撑,以保障项目建设的实效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项目落地,抓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千方百计保障重大项目土地要素供给。成立建设用地报批工作专班,大力开展用地保障“早春行动”“夏秋攻势”“决胜冬季”行动,2024年全县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6949.55亩,超过近三年建设用地指标总和,位居襄阳市第一。有力保障了南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346国道、251省道改建等30多个重大项目用地,助推了全县重大项目快落地、民生项目快建设、乡村振兴快发展。其中,总投资高达108亿元的南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仅3个月就获得自然资源部先行用地批复,9个月获得国务院永久性用地批复,用地报批服务效率受到企业和省、市主管部门高度赞扬。

二是聚焦深挖潜力,抓资源收益。克服经济持续下行的严峻形势,对标城市发展要求和群众期盼,探索南漳高品质土地供应模式,推进土地差异化、精细化供给。灵活采用政府收购储备、“腾笼换鸟”等多种方式盘活利用闲置用地,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24年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38宗,出让总面积571.43亩,实现土地出让收益1.2亿元。完成2个采矿权出让工作,成交总金额1.2亿元。全年实现资源收益2.4亿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资源资产支撑。

三是聚焦布局优化,抓规划引领。坚持统筹规划、规划统筹,加快构建与“金南漳”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前谋划、超前部署,将聚焦产业、交通、民生、水利等领域谋划建设项目,纳入市级重点项目清单162个,纳入县级重点项目清单364个,为全县项目用地审批和规划布局夯实基础。

四是聚焦改革创新,抓环境优化。聚力打造“南事易办”资规品牌,紧盯营商环境建设中的难点堵点,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审批流程、加快数字转型。敢于创新、抢抓机遇,成为全省8个工业用地“先租后让”改革先行试点县之一,是襄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主动服务、精简流程,“多测合一”服务项目建设,搭建统一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测绘数据“一站式”提交、审核,实施“联合踏勘”创新服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进一步缩减,测绘费用压减20%以上,切实做到为项目建设“减负提速”。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加快打造襄阳都市圈绿色发展示范区、“强县工程”标杆县、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储备”,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作为,持续开展用地保障专项行动,跑出项目土地供给“加速度”,以要素保障新突破助推全县高质量发展新提升。

荆楚网记者:请问在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创新改革过程中,南漳县做了哪些探索与实践?

李平:近年来,南漳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持续发力,坚持“小切口”推动“大变化”,主要做法是“四抓四促”:

一是抓数字政务,促简政放权。始终坚持以基础信息数据交换平台为载体,着力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规范化。“鄂汇办”南漳旗舰店上线高频事项858个,“告知承诺”事项扩大至251个,“容缺受理”事项扩大至313个,15个高频事项下沉至村(社区)。建设24小时自助服务区,编制自助设备服务指南并自制二维码,办事群众扫码即可查阅设备使用指南,实现群众办事“自助办”,政务服务“不打烊”。跨省通办“朋友圈”进一步扩容,南漳县政务服务网联通全国19个省(市)、183个县(市、区),73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省通办,12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襄十随神”四地跨区域通办。南漳“数字政务门牌”改革获第七届政务服务博览会应用创新案例。

二是抓惠企减负,促降本增效。始终坚持同样条件成本最低、同样成本服务最好,聚焦企业需求,助力企业“轻装上阵”、稳健发展。2024年以来,累计帮助全县595户次纳税人缴费人办理各项退税5.45亿元,免征增值税1.55亿元,增值税加计抵减额3049万元。全年组织银企对接活动60余次,为企业授信28亿元,放贷26亿元。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办”,在“襄阳政策通”平台上线109条惠企政策事项,共兑现金额718.63万元,惠及1347家市场主体。同时,在全省上线首家县级地方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推出原材料集采、供应链物流、数智仓储、供应链金融四大功能。平台自上线以来,已吸引500余家不同行业的企业入驻,累计交易额突破2700万元,为企业降本50万余元

三是抓锐意创新,促改革突破。始终围绕“以改革促发展”的理念,破壁攻坚,不断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2024年我县争取8个改革事项,改革数量和成效居竞彩足球胜平负前列。跻身“县域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爱商南漳”服务品牌、工业用地“先租后让”改革等经验持续推广。

四是抓精准服务,促项目建设。始终瞄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常态化提供“项目保姆式”服务。完成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407.22亩(8宗),出让金收益近4000万元,保障工业园区内100%“标准地”出让。推行分段办理施工许可,惠泽园、徐庶金城二期两个项目分步办理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缩短了项目验收时间;实施工程建设项目“联合踏勘”,为6个项目建设用地实施“联合踏勘”;毫不懈怠帮办代办,深入企业实地走访,协调解决企业难题,工改综合受理窗口累计为企业帮代办项目手续申报196个。

襄阳市政府网记者:新形势下,南漳如何实现招商引资工作新突破?

张重阳:2024年,南漳县委、县政府对“项目建设年”活动进行统筹谋划,按照项目化、清单化、路径化、工程化推进“项目建设年”目标任务落实。特别是投资过百亿的南漳抽水蓄能项目主体工程开建,产值达百亿的龙佰钛业钛白粉后处理项目竣工投产,全省最大的云上牧歌万头奶牛智慧产业园项目建成运营,按下了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面对当前招商引资的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在持续打好链式招商、以商招商、资源招商“组合拳”的基础上,创新实施重资产招商、基金招商、供应链招商等招商方式,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工作新突破。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继续围绕产业链招商精准发力。围绕现代化工产业链,加快推进川发龙蟒“硫磷钛铁钙”循环经济产业链、龙佰襄钛金红石型钛白粉二期等项目。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重点推动张家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湖北能源南漳风光储一体化项目、阳光新能源项目快落地。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重点推动武汉元熙人工智能硬件系统制造项目、瑞成新能源结构件项目、锋迈激光医疗项目快建设。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品)产业,加快推动云上牧歌乳制品加工厂、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等10个全产业链项目向终端产品、高附加值转变。围绕文化旅游产业,重点推动长坪朝阳滑雪场、城关小三峡、肖堰龙凤官寨、水镜庄提档升级等项目快落地。

二是创新方式方法抓招商。挖掘存量招商。加强南漳县重点龙头企业联动,梳理企业增资扩能、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合作共建等方面的投资意愿和政策诉求,推动增资投资意向转化为落地项目。依托我县打造的光电产业园、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及已经签约的一批电子信息、消费电子、新能源电池等产业项目,引进5—10家上下游配套项目。强化基金招商。加强与国家级、省级基金、行业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合作,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加大对我县产业高质量发展投资力度,做大我县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和国投产业投资母基金规模,为招商引资提供资本动能。用活供应链招商。加大与省港口集团的对接力度,完善我县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功能,通过供应链金融与物流管理相结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抓住产业转移招商。要加大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招商力度,不断扩宽招商信息渠道,抓住产业转移机遇,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南漳。开展以商招商。依托我县行业龙头、领军企业产业带动力,梳理各类企业供应商、服务商名录,选定目标,精准招引上中下游企业,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发展。

三是全力做好项目保障服务。时刻牢记、时刻践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在提高招商项目落地率、开工率、达产率上下功夫。严格按照“26211”项目推进机制及“招、落、服、统”项目服务机制,切实为企业提供全过程服务、全流程服务、全天候服务,在项目服务上做贴心人,在谈判环节上做行家里手,在落地环节上做好要素保障,切实让项目建设零阻力、项目服务零距离,让客商放心投资、安心发展、舒心生活。

总之,围绕南漳“三基地一目的地”功能定位,我们将坚定信心,紧盯目标,克难攻坚,切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为南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招商力量。

主持人尚进: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襄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责任编辑:刘倩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本页 我要收藏 关闭本页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襄阳市行政审批局 承办?
办公地址:襄阳高新区紫贞公园路1号(襄阳市市民服务中心)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710-12345
鄂ICP备19012107号-4?鄂公网安备42060602000370号?政府网站标识码:4206000011

3737257

5956

竞彩足球胜平负“项目建设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南漳县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