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功夫织就文明底色 襄阳城管书写治理答卷
当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被成功捧回,得偿所愿的喜悦之情萦绕在所有襄阳城管人心头。回望城市文明建设的漫长征程,襄阳城管坚持以“绣花功夫”精雕城市细节,运用系统思维,综合法治、改革、市场、群众工作等多方抓手,集中精力、集中资源不断破解着一个又一个治理难题。
从背街小巷的“微改造”到智慧城管的“云治理”,从市容秩序的“攻坚战”到民生服务的“暖心线”,襄阳城管这支铁军始终以政治引领为魂、以创新机制为骨、以民生温度为血,为襄阳文明底色注入源源不断的城管力量。
精细“绣花”?织密城市颜值“经纬线”
7月25日上午6点,古城即将苏醒,环卫工人或手执扫把,或驾驶洗扫车,已将襄城北街及其周边小巷清理干净。
亮边亮线,路见本色。循着“人民城市”的治理初心,襄阳城管自2021年起就以“三定机制+联合攻坚”模式持续解锁背街小巷的“美颜密码”。
风华路夜市的变迁就是最鲜活的注脚。昔日小吃摊霸占人行道,错综复杂的经营下,电动车错车都需侧身而过,30多年的老夜市陷入天天整天天治却依然脏乱无序的恶性循环。
2024年,市、区城管联动多部门打出“六定管理法”组合拳,在定区域、定业态、定时间、定标准、定责任、定监管的同时,依托宣传引导,征集经营户及周边居民意见建议,引入第三方商管公司统一规划管理。一个月后,“牛皮癣”被连根拔除,噪声大喇叭集体“失声”,违规广告牌“下架”,私拉乱牵的电线被“解绑”……提档升级后的风华路夜市霓虹闪烁,不仅路见本色,600余处游散摊点更是按序入列、持证营业,成为外地游客来襄阳的网红打卡地。
老牌夜市成功焕新,城管部门的治理思路也更明确更科学了,各地不断总结经验,又为虎头山路夜市、幸福路夜市、汉唐大道夜市量身定制长效治理方案。
“很不可思议,白天的街道洁净畅通,晚上摆夜市还能继续干净有序,这治理很成功!”食客刘女士连连称赞。
洒、冲、洗、扫、收一体化作业,“水润襄阳”和汉江清漂行动伴随着城市肌理循环往复。环卫工人“定机作业、定时清扫、定频清运”的精细化机制,让城区各大街巷实现一日两扫、全天巡回保洁,垃圾及时清运的蜕变。
每逢国庆,城管部门升挂的2万余面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碧波荡漾的汉江与两岸绿树红花交相辉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襄阳马拉松、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借助大型活动契机,襄阳城管持续开展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服务市民、游客,展示省域副中心城市良好形象。
科学分类?贯通垃圾治理“循环链”
“箱门已开,请投放。”6月14日晚上7点,家住融侨锦江小区的李先生用手机扫码后,顺利将一摞废纸投入智能回收箱,当即就收到0.42元环保金。
市民通过精准分类获取环保金,打通生活垃圾产生—分类—兑奖—收运—处置—循环利用的大动脉。这是城管部门在竞彩足球胜平负搭建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型和居民日常生活服务供应链平台。2025年,竞彩足球胜平负各大小区还计划设置500个智能回收箱,升级改造600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
以完善的末端处理体系强力推动前端分类,为垃圾治理织就“全链条防护网”。从2019年开始,市城管执法委领导班子层层领题,带头深入一线调研,与专家团队、基层干部反复论证研讨,探索“以经营思维推进公益事业”,全链条思维破解末端治理困境。
截至目前,竞彩足球胜平负共创建了40个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和200个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竞彩足球胜平负城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市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跃升至80%以上,远超省标;昔日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经过生态修复后蝶变为火石山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成为竞彩足球胜平负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襄阳模式”在全省推广。
在建筑垃圾的治理上,襄阳的成绩也颇为亮眼。竞彩足球胜平负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从2023年的71%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90.3%;今年7月,全省建筑垃圾治理暨集中整治工作培训在襄阳举办,襄阳建筑垃圾治理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近年来,襄阳不仅构建了坚实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更在资源化利用与综合治理创新上走在全省前列,有力推动了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字赋能?精绣城市智理“云锦图”
“以往出门旅游找车位就像‘寻宝’,但是襄阳这个‘智行停车’真是太聪明了!”7月20日,吴先生一家从河南自驾来襄,丝滑的停车体验让他感慨颇多。他轻点“智行停车”App,目的地停车场空闲车位一目了然。这个集智能引导、管理、收费、分析于一体的智慧停车管理服务平台,不仅逐步让城区停车泊位“活”了起来,更为襄阳留住八方来客贡献了“智能导停”服务。
其实,智慧停车一张网只是襄阳“智慧城管”效能的一个缩影。
2024年依托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城市运管服平台犹如“城管大脑”,248.29万余条城管运行数据与7万余个视频监控“联网”,出店占道、游散摊贩、非机动车乱停、隐患招牌、随意晾晒等涉及市容、环卫等领域的19万件城市事件实现“智能发现—自动派单—线上评价”闭环。
2024年5月,某工地扬尘超标时,系统自动抓拍并推送整改通知,该工地项目经理赵先生感叹:“还没反应过来,整改指令就到了,这‘千里眼’真厉害!”
竞彩足球胜平负城市管理智能化经验被《人民日报》、《中国建设信息化》杂志报道。如今,“城管大脑”还在夜以继日完善数据库,以期达成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更高效的快处机制。
民生为本?共奏便民利民“和谐曲”
厚植“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人民情怀,襄阳城管坚持以“小切口”破题民生“大文章”。
连续5年,市城管执法委将增加公共停车泊位、缓解“停车难”这项民生实事放在心上,落实在地上。在城管部门统筹协调下,各地见缝插针,充分利用城市绿地、地下空间、桥下空间、闲置土地、边角空地大力建设生态停车场及临时停车设施。
2021年竞彩足球胜平负新建9251个公共停车泊位,2022年新增8921个,2023年新增9313个,2024年新增6903个,2025年上半年新增2219个。为增加有效供给,城管部门还在千方百计拓源挖潜,这组数字还在持续增加。
盘活存量,错时共享,闲置车位可“挑大梁”。2023年起,重大节假日期间,市城管执法委统筹协调各县(市、区)、开发区及相关市直单位敞开大门,免费开放停车泊位3万余个,赢得市民和游客广泛赞誉,成为彰显城市温度的亮丽名片。
“城管便民服务地图”小程序不断迭代升级,汇聚13类6700余处便民点位,971座公厕、充电桩、“小修小补”门店一应俱全,主城区共享单车全面试行“AI拍照”还车技术,非机动车违停现象锐减。“厕所革命”后,580余座环卫公厕布局更加科学完善,环卫工人老周感慨:“现在带孙子散步,百米内准能找到干净的厕所。”
护航夜市经济,升腾烟火气息。今年,城区63处放开区域和路段如夜明珠点亮古城,2000余个摊位有序外摆,风华路“大虾一条街”、织工街“星光集市”等夜市品牌,让城市既有“颜值”又有“烟火气”。
2022年那场拆违行动中,45万平方米违法建筑被拆除。某小区顶楼200平方米的违建阳光房拆除时,业主陈先生感慨:“终于能远眺了!”
从全员马路办公,到“五进社区”活动及《城管说法》微视频的出炉,再到无数市民为了襄阳文明建设甘当“啄木鸟”,持续监督“车窗抛物”、乱搭乱建、乱贴“牛皮癣”等不文明行为。襄阳城管会同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共同推进不文明行为整治、垃圾分类、餐饮油烟专项治理等工作,坚持以“优化机制”凝聚“共治合力”,开创众管新模式,群众参与度、获得感明显提升。
2025年是襄阳城市管理“务本务实奋进年”,城管部门将锚定“统起来、沉下去、更聪明”的新模式,全力开展督查调度提升行动、生活垃圾全链条系统治理行动、环卫运行管理提质增效行动、建筑垃圾全链条治理行动、市容秩序提质行动、“智慧停车一张网”完善提升行动、违法建设治理攻坚行动等七大行动,继续以一针一线的“绣花功”,在“人民城市”的画卷上绣出文明襄阳的最美图景,助力襄阳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水平再进步、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