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企业打开世界地图做生意
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5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今年以来,襄阳市积极助力企业“出海”,打开世界地图做生意,1至5月完成出口总额191.5亿元,同比增长28%。
助企“出海”,抢的是订单,提的是信心。精准对接国际机遇,链通全球资源要素,襄阳正在新的全球经贸格局中行稳致远。
振华宇科
补强产业链开拓新市场

6月26日,湖北迪明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忙着赶订单。
6月26日,襄阳高新区振华宇科智慧产业园(简称“振华宇科”)一派繁忙。
湖北鹰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上,一片片崭新的智能手机4G主板和摄像头主板经过焊接、组装、测试等工序后鱼贯而出;走进湖北迪明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SMT车间,机械臂以每秒5次的节奏将电容嵌入主板,误差不超过发丝直径;在园区仓库内,工人们正麻利地将成品打包装箱,这些电子产品将远渡重洋,销往非洲大陆。
“园区内的26家企业全都与电子产品相关联,从零配件研发生产到整机组装,从物流运输到外贸出口,都可以在园区内无缝对接,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襄阳造、全球销’。”振华宇科副总经理李海乐说。
2013年,振华宇科落户襄阳,十余年来坚持围绕电子产品延链补链强链。2024年,园区内企业向亚洲、非洲、美洲等60多个国家出口电子产品超5000万台。
2025年,关税战爆发,确实影响了园区企业的外贸出口,但也充分体现了产业链的韧性和重要性。海外订单经历小幅下挫之后,已呈现逆势上扬之势。李海乐介绍,一方面,园区企业积极开拓新市场,引进全自动智能化生产设备,针对客户需求开发品质更高、功能更优的产品;另一方面,进一步补强产业链,推动园区企业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最大限度地降本增效。
以湖北迪明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上下游配套企业都在园区内,相距不过几百米,原材料采购、产品运输方面的成本进一步下降。
“每月能推出三四款新机型,从设计到量产最快只要45天。”李海乐底气十足地预计,今年出口额将突破1亿美元,同比增长20%以上。
敦拓电子
深耕蓝牙耳机印尼工厂投产

敦拓电子(宜城)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
生产线旁,工人们将一个个电子器件精准组装,传送带来回穿梭送来原料、运走成品……6月24日,敦拓电子(宜城)有限公司(简称“敦拓电子”)生产车间繁忙生产的背后,是供不应求的市场需求。
“这是6月份投入量产的新款头戴式耳机,与耳朵贴合更紧密、更舒适,音质效果最适合听音乐、打游戏。”公司总经理张奎说,“有了这款新产品,年出口额有望达到7000万美元。”
敦拓电子是一家深耕蓝牙耳机、智能蓝牙音箱等产品的高科技企业,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与产品品质,与哈曼国际、TOZO等国外知名企业广泛合作。
“自从2022年落户宜城以来,公司每年出口额持续高位增长,主要原因是不断进行技改创新,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张奎介绍,过去,信号转化、降噪、无线传输等耳机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海外市场拓展艰难。
2023年,一家同意试用的国外企业连续5次退回样品,敦拓电子持续不断投入研发资金进行创新,在第6次送样时终于拿到该企业的订单。靠着技术不断突破,海外订单纷至沓来。2024年,公司90%的产品远销美国、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出口额4500万美元。
“除了企业自身努力外,也离不开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张奎说,一方面公司投资建设的印尼工厂已于今年6月投产,产品出口更加便捷;另一方面宜城市财政局多次深入企业纾困解难,解决资金、用工等难题,千方百计助力企业达产释能。
2024年,敦拓电子有意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宜城市财政局迅速组织发改、城投等多部门调研指导、出谋划策,不仅申报成功,还获得政策性奖补资金2000万元,目前正在推进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工作。
张奎表示,敦拓电子将持续不断推进技改工作,以科技创新扩展海外市场。公司二期项目已完成选址和前期设计,待项目投产后,预计出口额将实现翻番。
湖北中力
载重大能耗低锂电叉车俏销

湖北中力机械总装车间成品区,35吨高压重载锂电叉车引人注目。
焊接机器人高速运转,搬运机器人来回穿梭……6月27日,走进湖北中力机械有限公司(简称“湖北中力”)老河口生产基地,一台台全新的锂电叉车整装待发,驶向全球市场。
今年1至6月,该公司3至35吨系列锂电叉车出口额较去年同期翻两番,畅销欧美市场。“海外业务持续向好,已成为拉动企业销售增长的核心引擎。”公司副总经理陈加华说,针对全国400多万台内燃叉车存量市场,公司于2024年创新推出循环再生锂电叉车。
“我们将旧燃油叉车的门架、车架、驱动桥等50多个关键零部件分类建档、严格检测,不合格部件直接报废,合格部件经处理后,搭配全新的电机、电控、电池,让旧叉车重获新生。”公司再生工厂厂长庹文鑫说,每一台锂电叉车都要经过淋雨、爬坡、负载等多道严苛的性能检测工序。
在总装车间成品区,一台黄色的巨无霸——35吨高压重载锂电叉车格外引人注目,该款锂电叉车采用600伏高压平台,结合企业自主研发的整机驱动、集成管理系统,不仅载重能力达到35吨,还能实现精准操控。“与传统燃油叉车相比,锂电叉车载重大能耗低,为大型物流、重工制造等行业提供了绿色高效的新方案。”
“我们的核心优势在于,产品既能独立作业,也能与智能仓储管理系统联动。同等工作量下,联动作业可使5年总成本下降40%以上。”陈加华说,这种“产品+方案”的打包服务模式,一经推出便受到海内外市场欢迎。
随着海外市场持续扩容,湖北中力加速提能增效。6月起,该公司二期项目陆续投入使用,预计年产能达1.5万台,可实现产值50亿元。陈加华表示,公司还将积极探索Al商业化落地,以更强创新力、更高品质,让竞彩足球胜平负海外用户体验到“变废为宝”的好产品。
欧品位
掌握核心技术产品出口40国

6月25日,湖北欧品位光电科技有限公司,18条进口SMT全自动生产线满负荷生产。
6月25日,位于襄阳市南漳县的湖北欧品位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欧品位”)生产车间内,18条进口SMT全自动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机械手臂将电子元器件、芯片、光源灯珠贴装在铝基板上,一板板LED灯随之下线。
“这批货计划发往赞比亚,用于当地的新能源路灯。”董事长李友权介绍,今年1至6月,公司出口额突破50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
欧品位是一家专注LED智慧照明产品研发生产、便携式储能设备研发生产、集成电路研发生产、能源管理运维服务的科技型制造企业,其中90%以上LED照明产品出口海外。
芯片是决定LED灯能耗和亮度的关键部件,占了LED灯成本的40%,而芯片封装是芯片生产环节中最核心的技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500微米封装标准,欧品位自主研发的封装技术可稳定达到100微米。“该项技术能让芯片体积更小、能耗更低、性能更强。”李友权说,一个普通LED灯需要14至15颗芯片,欧品位在保证同等质量的条件下,芯片数量仅需一半,总成本下降10%。
产品品质提升的原因,是欧品位对生产线的持续改造。2024年,欧品位投入3000余万元对SMT生产线进行智能化升级,以前一条生产线15名工人日产LED灯2万颗,如今7名工人可实现日产8万颗。“70%的工艺流程实现智能化生产。”李友权介绍,目前公司月产LED照明设备1200万套,产能跻身全国前十名。
今年上半年,欧品位成功拓展法国、印尼两个国外市场,出口国达40余个国家,预计今年LED照明产品出口额突破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