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最新资讯>县市区动态

东津新区:打造“会呼吸”的海绵新城

【 字体大小:
发布时间:2024-12-18 09:34

铺设渗水性路面材料,优化路面横纵坡度……12月16日,记者在汉广大道(鹿门大道—苏岭路)施工现场了解到,该道路海绵功能建设内容已全部实施完成,预计本月底完工通车。

据了解,汉广大道已纳入襄阳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库。东津新区城乡建设局总工办总工程师袁伟民介绍,汉广大道项目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科学利用、统筹建设”的思路,宽度和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分隔带的空间,从雨水径流的源头着手,通过透水性路面铺装、生物滞留设施等海绵设施的建设,实现对降雨的水流缓冲及对初期雨水的净化作用。

今年以来,东津新区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将自然水系与重大场馆、居住小区融合,发挥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作用,不断完善生态排水设施。

“按照‘系统谋划、全域推进,生态为本、自然循环’的原则,东津新区将襄阳全民体育运动中心(一期)、汉水中学新建工程、襄城到东津过江大桥连接线等14个项目纳入襄阳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库,分三年有序实施。”袁伟民说,目前,全民体育运动中心(一期)建设项目已完工投用,汉水中学新建工程、汉广大道(鹿门大道—苏岭路)即将完工,襄城到东津过江大桥连接线等5个项目正在施工。

同时,东津新区各个小区内部均设有下沉式广场与池塘,它们与小区内纵横交织的雨水管网相互连通。暴雨来袭时,雨水会分为两路,一路经由市政管网就近排入周边河流水系,另一路顺着管网流入池塘。而在雨水汇入池塘前,会先流经一处由细沙和绿植构成的小型湿地,该湿地能够有效蓄水,发挥着调节水量的重要作用。构建这一体系的背后,离不开东津新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独有“匠心”考量。

此外,东津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注重全域规划、系统施策。“在规划建设城市道路时,充分考虑到排水和蓄水,在行车道上设置了雨水排水口,人行道上铺设透水砖,绿化带内设置小型湿地系统,起到了排水和涵养水源双重作用。”袁伟民说,通过巧妙引水、蓄水、用水、排水,把“雨水包袱”变成“解渴资源”,实现雨水高效循环利用,从而变“废”为宝。

汉广大道等一批示范项目的建设,只是东津新区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津新区积极贯彻海绵生态理念,持续完善相关技术指引,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标准细化,通过印发《东津新区(经开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建立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严格实施工程项目管理,开展海绵示范城市建设,整修、疏浚近百公里水系,形成了纵贯东西、贯穿南北的水系连通网络,全力打造“会呼吸”的海绵新城。

来源:襄阳日报 朱科 毛陈宇 黄俊丽 代翔 责任编辑:王韵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本页 我要收藏 关闭本页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襄阳市行政审批局 承办?
办公地址:襄阳高新区紫贞公园路1号(襄阳市市民服务中心)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710-12345
鄂ICP备19012107号-4?鄂公网安备42060602000370号?政府网站标识码:4206000011

3725211

9004

东津新区:打造“会呼吸”的海绵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