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最新资讯>县市区动态

老河口:耕地保护中的“规划力量”

【 字体大小:
发布时间:2025-05-12 09:04

近日,在老河口市仙人渡镇马冲村四组,指着已经整治完成的耕地,该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雷永红告诉记者:“经过国土综合整治,涉及农业生产的各项要素得到全面提升,为粮食安全夯实了基础。”

仙人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文介绍,通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仙人渡镇五个村新增旱地面积805亩,实施后新增高标准农田1905亩,惠及该镇李家染坊村、马冲村、茹家湾村、西张湾村、靳家湾村五个村共1053户3400余人。

老河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汪达志介绍,日前,该市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全面完成,根据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上报自然资源部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初报成果数据显示,老河口市耕地面积达到875376.15亩,比2023年度增加817.05亩,耕地总量连续5年保持正增长。

数字背后,是老河口市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守耕地红线,以系统思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生动实践。

如今,在老河口市,一幅“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现代农业画卷正徐徐展开。连日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实地采访,找寻到了老河口市在耕地保护中的“规划力量”。

政策导向:构建耕地保护“四梁八柱”

“耕地保护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在老河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办公室,汪达志指着面前的《老河口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告诉记者,面对城镇化进程中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压力,该市打出政策“组合拳”,构建起“规划引领+制度约束+考核激励”的三维体系。

监管巡查彰显刚性。老河口市建立完善竞彩足球胜平负耕地保护动态监管系统,健全乡镇(街道)、村、组巡查网络。市直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扛牢耕地保护责任,将监管触角延伸至每个田块。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实到责任人、责任地块,坚持日常巡查,定期组织专班对各乡镇进行督办检查。每个村委会至少明确1名耕地保护专职巡查员,严格落实“动土必报告”制度。

空间规划突出精准。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将83.77万亩耕地、75.4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纳入“数字国土”监管平台,纳入国土空间“一张图”管控。针对汉江沿岸易涝区、岗地缺水区等特殊区域,量身定制“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差异化整治方案。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双提升”。同时,严格控制非农用地规模,在建设项目选址阶段立即科学规划,合理划定项目范围。对于用地符合规划选址的,及时纳入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2024年,该市批准建设用地38个批次,面积1751亩,其中占用耕地面积1072亩,全部落实“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优补优”的耕地占补政策。

经济杠杆激发动能。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老河口市财政每年列支6000余万元,通过一卡通平台为农户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对连续三年零违法占耕的乡镇,优先安排基础设施项目。老河口市孟楼镇李河村实施旱改水项目后,亩均增收300至500元。

问题聚焦:破解耕地保护“两大困局”

行走在老河口的乡村,有关耕地保护的“三问三答”引人深思:如何遏制耕地流失?怎样提升耕地质量?谁来保障农民权益?这三个问题,正是老河口破局的关键切口。

破“流失困局”:重拳整治存量。老河口市成立了耕地流失问题整改工作专班,扎实推进耕地流出监测图斑整改工作,实行一地一策,通过实行清单式管理,逐一销号。有效解决了耕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问题。据了解,2024年,老河口市原地整改图斑124个、面积1214.74亩。该市对照耕地缺口,积极推动乡镇补充新增耕地314个地块,面积1487.11亩。

5月7日,在老河口市竹林桥镇温岗村九组,村民杨双保指着即将成熟的小麦告诉记者,经过整改,原来的93亩苗圃土地种上了优质小麦。在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崔家营村、柴店岗村,266.25亩土地经过整改交付,目前通过招商引资,已经成为老河口市的“娃娃菜”种植基地之一。作为新集水电站淹没区抬高地块,通过粮食和经济作物间作的方式,不仅为水库抬高地块的农业发展提供了示范引领作用,每年还为村集体经济带来6万多元的收入。

老河口市袁冲乡李文成村党支部书记韩国瑞介绍,以前该村九组都是村集体的撂荒地,通过积极鼓励村民自发开垦耕地,2023年4月以来,村民通过机械和人工陆续开垦为耕地,2024年全村新增耕地面积149.98亩,其中仅九组就新增耕地88.58亩。

破“碎片困局”:土地综合整治。针对耕地碎片化问题,老河口市实施“小田并大田”工程,通过土地权属调整、基础设施配套,将2000多亩零散耕地整合建设为高标准农田。仙人渡镇安家岗村、林岗村通过“小田并大田”工程,将农户原本分散的140多块田合并为75块,机械化率从56%提升至78%。

党建引领:科技赋能锻造护田兴农“新引擎”

作为村里的“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老河口市张集镇张集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俊安每周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到所辖十个村组进行耕地巡查,从房前屋后到田间地头,若发现哪些地方有挖塘、种树等乱占耕地苗头性问题,立即与当地自然资源和规划所联系核实,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全力守护好村组的“饭碗田”。

老河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地保护工作分管领导刘荣林告诉记者,近几年来,老河口市坚持“党建引领、科技强基”,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耕地保护动能,推动“人防+技防”深度融合,锻造护田兴农“新引擎”,为耕地“五连增”注入了硬核力量。

组织体系纵向贯通。该市成立由市委常委牵头的耕地保护领导小组,每个村的主要负责人成为该村“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

群众工作润物无声。该市开展耕地保护政策宣讲等活动20余场次,各项法律法规宣传10余场次,用方言土话解读耕地政策、法律法规。

利益联结共建共享。该市推广“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引导1.5万余户农户通过土地入股享受增值收益。其中,张集镇高庄村5300亩土地流转给五谷丰公司种植小麦等农作物,每亩土地流转费约600元,1700余人从中受益。

同时,科技手段的使用,让该市在耕地保护方面长出“千里眼”“顺风耳”。该市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人防+技防”,建立竞彩足球胜平负耕地保护动态监管系统,实现早发现、早介入、早制止、早查处、早整改,坚决遏制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

来源:襄阳日报 姜雁冰 赵二玲 王永飞 龚守礼 责任编辑:王韵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本页 我要收藏 关闭本页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襄阳市行政审批局 承办?
办公地址:襄阳高新区紫贞公园路1号(襄阳市市民服务中心)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710-12345
鄂ICP备19012107号-4?鄂公网安备42060602000370号?政府网站标识码:4206000011

3807958

9004

老河口:耕地保护中的“规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