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最新资讯>县市区动态

襄城区:干部沉到一线 疏堵点解民忧促发展

【 字体大小:
发布时间:2025-06-16 08:34

今年以来,襄城区深入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全区13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深入173个村(社区),把办公室“搬”进村头街巷、企业车间、研发一线,聚焦民生福祉和企业发展的堵点痛点,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办好“合民意、质量好、可实施、可持续”民生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27个,精准帮扶78家企业破解发展堵点难题134个。

一线问需?靶向服务解难题

在襄城区庞公街道杨家河村,过去,群众收发快递十分不便,包裹常被放在较远的代收点。今年以来,村里有超市经营者自掏腰包,购进智能快递柜,有意将超市打造成便民驿站。然而,6月1日,当崭新的智能快递柜安装好后,竟无一家快递公司前来投递。

柜子成了闲置品,投资近3万元购置快递柜,会不会打了水漂?

庞公街道基层干部了解情况后,当即联系了各家快递公司——原来,为控制成本,这些公司采用的是原区域集散模式,并未将服务延伸至杨家河村。

为打通快递下乡“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在与各家快递公司沟通协调后,促进杨家河村与圆通、申通、极兔、中通快递达成合作意向,7月前完成系统对接,实现主流快递品牌全覆盖。

“在工作中,多问问群众在就业、医疗、教育等民生方面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有什么意见,多看看企业在稳增长、促发展方面遇到什么难题、需要什么帮助,变‘坐机关办公室’为‘践行一线工作法’,变‘部门端菜’为‘群众点菜’,变‘批发式实事项目’为‘点对点的个性化服务’。”襄城区委书记周俊明表示。

牵线搭桥?产学研用促转化

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尹集大学城的区位优势和科教优势,将襄城打造成创新高地、未来之城?如何将襄城的高校院所的“智慧宝藏”,转化为促进企业发展的“真金白银”?

带着这些问题,今年以来,襄城区主动化身“科技红娘”,深度梳理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科研成果,高频次组织精准对接活动,推动与湖北文理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等签订企校合作协议,加速共建“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围绕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组建联合攻关团队。

通过不懈努力,科教优势迅速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华中药业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药物制剂联合实验室”近三年成功孵化5个改良型新药项目,3个进入优先审评通道;台基半导体在机电热磁多物理场协同设计等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其高可靠性IGBT模块成功实现国产化替代;泽东化工的磷石膏高值化利用、智能化安全管控等绿色技术不仅入选国家、省级标杆案例,更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

平台筑基?做优营商强支撑

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平台是关键支点。作为襄城工业经济主战场,襄城经开区凭借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便利化的办公条件以及资源要素的高度集中,成为企业孵化与成长的摇篮。

然而,近年来,园区内近一半企业在推动上市及融资和跨国贸易进程中,因同一个问题受阻——不动产“登记难”“办证难”。

为助企纾困,今年以来,襄城经开区主动走访、上门摸排,梳理17家“登记难”企业办证需求,按照企业申报、相关单位受理与转办、出具专项意见、公示、登记发证“五步走”流程,由多部门组成联合服务团队,上门核实相关情况,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依据《竞彩足球胜平负:加快化解市区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通知》容缺办理。

困扰企业许久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迅速解决,助推了多家企业抢抓生产经营黄金期,开足马力忙生产,发展跑出了“加速度”。

“得益于政府主动靠前服务破解难题,我们口服头孢原料药项目,从动工到投产仅用了6个月时间,抢占了市场,赢得了先机,产品出口西班牙、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市场份额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湖北凌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联明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回应群众关切,服务企业创新,就是服务发展大局。襄城区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部署,把身子沉下去,让问题浮上来,以务本务实的作风和真抓实干的担当,奋力书写以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支撑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崭新篇章。

来源:襄阳日报 陈霜 刘麒芳 郭纯子 责任编辑:王韵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本页 我要收藏 关闭本页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襄阳市行政审批局 承办?
办公地址:襄阳高新区紫贞公园路1号(襄阳市市民服务中心)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710-12345
鄂ICP备19012107号-4?鄂公网安备42060602000370号?政府网站标识码:4206000011

3826366

9004

襄城区:干部沉到一线 疏堵点解民忧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