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匠心筑牢技术高地 奋勇争先打造高新胜势
——高新区劳模座谈会侧记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弘扬劳模精神,更加需要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加需要凝聚广泛的发展合力。”6月21日下午,高新区召开劳模座谈会,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黄克立号召全区上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广泛共识,脚踏实地、竭尽全力为“五个高地”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近年来,高新区广大干部职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勤勉工作、奋力拼搏,为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涌现了一大批各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工人先锋号和劳模创新工作室。
在热烈的掌声中,与会领导为获得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个人、5名“湖北省工人先锋号”代表、9名襄阳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3个2024年襄阳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牌。
分享劳模事迹?激发创新动力
襄阳是竞彩足球胜平负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在襄阳市、高新区的支持下,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总部襄阳工厂(简称东风汽车股份襄阳工厂)正在建设全球一流的轻型商用车制造基地。
“受东风‘马灯精神’的指引,在无数前辈和同事的奋力托举下,秉持‘好好干’的信念,让我这个技校生蜕变为敢打硬仗的‘设备医生’‘改善能手’。”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获得者——东风汽车股份襄阳工厂首席工程师魏明伟在事迹分享中说,党员和劳模的双重身份,意味着双倍担当。面对质疑和困难,他将用数据和行动证明,劳模精神是突破“不可能”的勇气,更是“敢想敢干”的硬气。
如今,魏明伟劳模工作室正在推进“商用车侧围总成自动下线”项目,东风汽车股份襄阳工厂将首次自主实施巧妙机构与工业机器人的深度融合。“该项目将覆盖26种车型。现在,我们正在给这个工位的机器人装上‘眼睛’,让工厂向智能制造更进一步。”魏明伟说。
东风汽车纳米科技(襄阳)有限公司生产的纳米01已出口至全球的40余个国家和地区,是襄阳智能制造和汽车产业的一张名片。
东风汽车纳米科技(襄阳)有限公司焊装车间地板班班组长王亮,凭借10余年的焊装工作经验,坚持“每一个焊点,都关乎着车身的强度和安全;每一条焊缝,都体现着我们的责任与匠心”的工匠精神,制造出大美智能好车。
从北欧的极寒地带到中东的酷热沙漠,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简称达安中心)欧志强创新工作室累计为东风汽车纳米科技(襄阳)有限公司等70余家车企提供了出海技术护航。
“达安中心致力于让中国制造的汽车经得起全球考验。”欧志强说,近年来,达安中心欧志强创新工作室突破“卡脖子”验证技术,首创“全球标准化验证环线”,构建数十条定制化试验路线,破解国产车海外适应性难题。牵头研发国内首个车辆动态性能主客观评测体系,制定国家标准4项、企业标准10余项,获发明专利授权3项,让中国汽车的性能检测有了“自己的标尺”。
时光淬炼非凡,匠心铸就辉煌。2024年,葵花药业集团(襄阳)隆中有限公司(简称葵花药业)中心化验室用300多个日夜,完成原辅包、中间品及成品检验19832批次,日均检验量达54批,检验报告出具及时率、合格率100%。
“药品安全关乎千家万户,药企责任重于泰山。”葵花药业中心化验室工作人员曾樊言说,公司坚持源头把控零风险,建立原料供应商“白名单”制度,投入自动化生产线与质检系统,增设企业内控标准,质量检测超国家标准,助力葵花药业制造良心好药。
传承劳模精神?建设时代新高新
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大家虽然岗位不同、事迹各异,但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业绩,生动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黄克立在听取劳模代表的事迹分享后表示,将事迹印发至全区,掀起向劳模学习的热潮。
目前,高新区正根据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发展的“五个高地”最新定位,争当产业升级“排头兵”,立足“1+2+N”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勇做科技创新“主力军”,广泛开展“五小”创新活动,培育竞彩足球胜平负劳模创新工作室;甘为改革攻坚“实干家”,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经济融合等重点领域大胆创新;打造开放合作“先锋队”,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高新标准”走向世界;当好财富价值“聚宝盆”,引导劳动者将个人价值融入区域发展。
“劳动者是高新区最坚实的力量、最宝贵的财富、最有力的创造者。”黄克立表示,高新区将始终把劳模和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放在突出位置,健全劳模培养选树机制,重点向基层一线倾斜;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激励体系,拓展职业发展通道;加强职工权益保障,补齐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短板;深化“求学圆梦”行动,提升劳动者素质,让高新区的劳动者汗水挥洒在高新、收获成功在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