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区聚焦经营主体“急难愁盼”纾困解难
以服务温度激发消费热度
热气腾腾的餐饮店,熙熙攘攘的农贸市场,人流涌动的特色街区……它们仿佛城市经济发展中一根根“毛细血管”,连通各行各业,服务千家万户。今年以来,襄城区围绕打造“市场主体向往、服务对象满意”的投资环境,聚焦辖区经营主体“急难愁盼”,靠前服务,助企纾困解难,持续推动城市烟火气升温,深度激发消费新活力。
8月24日,“熊银匠”第八代传承人姚述宜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受黄金“替代效应”等市场因素影响,在“熊银匠”各大门店,古法银镯、镶嵌银饰品持续热销。为紧跟市场需求,企业加快产业布局,在竞彩足球胜平负及周边省市集中开设一批“熊银匠”新店,“然而今年年初,受资金结算周期过长等不利因素影响,企业一度因资金流动不畅陷入困境,连新款首饰备货都十分困难”。
今年5月,襄城区商务局在走访中了解到“熊银匠”的困境后,迅速联系中国银行襄阳分行等金融机构,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最终通过房产抵押结合专利质押的方式为其融资400万元。如今,在“熊银匠”各大门店里,新款银饰持续上柜,产品研发速度及销量双双跑出了“加速度”。
当暮色轻垂、华灯初上,古城褪去了白天的暑热,时尚、活力、蓬勃的夜襄阳扑面而来。走进六〇三文创园,非遗文创集市热闹非凡,往来市民络绎不绝;在闸口、虎头山路、轴承路等夜市街区,美食的香味扑鼻,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为更好地融入夏日经济,鼓楼商圈的商户们早在春末夏初就向襄城区商务局提出申请,希望入夜后能临时占用户外场地,开展夏日促销活动。商户们的诉求得到襄城区商务局的高度重视,在联合城管部门广泛走访商户、调研后,很快给予答复:商家们可在提前报批并做好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在节假日、消费旺季开展夜间户外促销活动。
从组织辖区餐饮商家推出“夏日99元吃遍襄城”餐饮消费活动,到支持大型酒店开展外摆经营活动;从帮助商贸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到点对点指导、帮助商业街区成功申报省级特色商业街及夜经济集聚区……襄城区以真诚、务实、高效的作风,为广大市场经营主体营造了优良的营商环境。今年1—6月,该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2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高于竞彩足球胜平负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
城市的烟火气既是街巷里鼎沸的人气、旺盛的商气、温暖的和气,也是百姓生活里有滋有味的喜气,更是城市发展蓬勃向上的朝气。襄城区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核心”,通过政策精准滴灌、服务靠前发力,切实为市场经营主体解难题、强信心、减负担、增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