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最新资讯>县市区动态

保康县:做强核桃产业链 拓宽增收新路径

【 字体大小:
发布时间:2025-09-05 09:26

金秋时节,保康县35万亩核桃林硕果满枝。田间地头,农民们加紧采收,奏响了丰收的乐章。

数据显示,2025年保康县核桃总产量预计达1400万公斤,综合产值将突破6亿元。丰收的背后,是保康县十余年来坚持政策引领、服务推进、科技赋能,将发展举措转化为产业动能的不懈努力。依托核桃产业,当地政府带领山区群众走出了一条“靠山吃山、点绿成金”的乡村振兴之路。

锚定方向筑牢产业发展压舱石

保康县将核桃产业视为保障粮油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纳入“一区三地”特色产业链重点培育,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推动产业纵深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规划引领发展。成立由县主要领导牵头的核桃产业链工作专班,从顶层设计入手统筹资源、破解难题。科学编制《保康县50万亩核桃产业发展可行性报告》,明确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与政策支持,确保核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精准资金投入,项目驱动升级。近五年累计投入扶持资金4000余万元,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000万元,成功实施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农业成果转化等10多个项目。建成1520亩科技示范基地,改造低产林1.5万亩,建设4个鲜食核桃气调库,有效激活了产业新动能。

织密网络打通技术服务快车道

保康县构建了领先的技术服务体系,形成“上下联动、覆盖全面、服务精准”的优势,成为产业突围的“金钥匙”。

三级服务网实现全域覆盖。建立“省专家工作站+县推广中心+乡镇技术员+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三级服务体系,覆盖90%以上核桃基地,让林农在家门口享受专业服务。

“菜单式”服务精准解难点。针对不同农户需求,提供“栽培入门课”“低产林改造方案”“机械化适配指导”等个性化服务,彻底打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

种质资源库夯实产业根基。建成2000亩核桃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珍贵种质资源200余份,选育出4个国家授权新品种,制定多项技术标准,为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突破瓶颈激活提质增效新引擎

保康县将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成为提升产量、优化品质的催化剂。

技术集成打造高产样板。集中推广高效栽培、水肥一体化等综合技术,核心示范区亩产最高达915斤,优质果率达85%以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保康模式”。2018年以来,已入库林业科技成果3项。

攻克保鲜难题拓展市场。联合省级科研院所攻关,将鲜食核桃冷藏保鲜期延长至68天。2024年鲜食核桃销量突破300万斤,同比增长50%,远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机械化破解用工难题。引进采收机、除草机等设备2000余台,建成机械化示范点30余个,生产效率提升5倍。2025年,智能采收机试采成功,标志着该县核桃产业迈入“机械化+智能化”新阶段。

保康县核桃产业的成功实践,是政策、服务、科技协同发力的结果。政策定方向强保障、服务建网络解难题、科技破瓶颈提效益,三者深度融合,成功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化“绿色颜值”为“金色价值”,让“小核桃”成为富民强县的“大产业”、乡村振兴的“硬核”力量。

未来,保康县将围绕补链、强链、延链精准发力,从单一生产向全链拓展转型,深耕精深加工,打造“保康清香核桃”品牌,推进智慧林业建设,朝着“秦巴山区清香核桃特色产业县”目标稳步迈进。

来源:襄阳日报 周建春 杨先鹤 杨彦华 责任编辑:王韵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本页 我要收藏 关闭本页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襄阳市行政审批局 承办?
办公地址:襄阳市高新区紫贞公园路1号(襄阳市市民服务中心)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710-12345
鄂ICP备19012107号-4?鄂公网安备42060602000370号?政府网站标识码:4206000011

3872248

9004

保康县:做强核桃产业链 拓宽增收新路径